Hi 我是 VK~
最近,開始錄 Podcast 覺得實在不容易,偶爾卡詞,偶爾忘詞,錄完之後通常會有一整排的優化清單。於是,決定來看看其他 Podcast 是怎麼做、如何思考的。
身為《Acquired》粉,這期來聊聊美國科技類 Podcast 龍頭《Acquired》它的成立故事與背景、他們如何思考節目和商業策略,以及未來有哪些計畫。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Podcast 終於生出來啦,歡迎追蹤、訂閱
先前,在「近況更新」中提到的 Podcast 終於生出來啦。主題和電子報是類似的,但各在兩邊的內容上做了一些獨家限定的調整。
接下來,會固定在週三中午在 Youtube 《VK 科技閱讀時間》直播,沒有跟到直播的朋也可以在各大 Podcast 平台收聽。偶知道還有很多卡卡的地方,盡力改進中,還請大家多多訂閱支持~
第一集 YT 連結 (偶還在適應鏡頭,還請大家多支持或是給些建議~)
成立 7 年的《Acquired》如何穩坐科技類 Podcast 龍頭?
「Every company has a story.」是美國科技類 Podcast《Acquired》的標語,也是貫穿他們節目的核心宗旨。
如果要給《Acquired》一些關鍵字,快速認識他們的話。大概會有:節目很長(一集長達 3-4 小時)、毫無冷場、參考資料都超過 3 頁 A4。
喜歡科技類行內容的朋,可能或多或少有聽過《Acquired》的節目。這陣子比較認真在聽,也蠻好奇他們到底如何做節目的。
之前,找了一下沒有太多的參考資料,近期剛好看到他們接受 Fast Company 的專訪,分享了他們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節目製作祕辛。於是,花了不少時間研究,之中也寫了一些我的想法與觀察。
成立《Acquired》的契機
目前《Acquired》每月大約有 30 萬收聽量、每年聽眾人數以兩倍數量成長,在 Apple Podcast 科技類節目榜首第一。
這節目是 Ben Gilbert 和 David Rosenthal 在正職工作時間之外,開啟的好玩計畫。兩人在認識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決定在 2015 年底開始錄製《Acquired》。
Gilbert 目前是先鋒廣場實驗室(Pioneer Square Labs)早期風險投資基金的董事總經理;而 Rosenthal 則是在 Kindergarten Ventures 擔任普通合夥人(General Partner)。
他們的第一次相遇在特別的場合—逾越節(Passover Seder,這是猶太教儀式,也標誌著逾越節開始)的晚餐聚會上。東道主是當時 Gilbert 的老闆 Madrona Ventures 董事總經理。
當時, Rosenthal 即將從商學院畢業,正好回到西雅圖。Gilbert 則是剛加入公司創業工作室的夥伴。
根據 Gilbert 說法,因為 Rosenthal 想成為真正的風險投資者,「我當時就是一個真正的風險投資者,所以他想和我成為朋友。」 Rosenthal 則說,「我只是真的很喜歡他」。
為什麼會想做《Acquired》?
後來,Gilbert 給 Rosenthal 看一些他當時弄的一份表格,裡面有各種文章、Podcast 和應用程式的想法。大概也在這時,他們有想要做 Podcast 的想法。Rosenthal 只跟 Gilbert 說,「如果你想要做 Podcast,我願意加入。」
他們對於 Podcast 沒有太多的想法,單純地想花更多時間一起學習,從中找到樂趣。當時,想了兩個節目主軸:
談那些第二條業務線被證明是可以成長和利潤引擎的公司(像 AWS 和亞馬遜)
分析那些很著名的收購案(像在第一集談了迪士尼收購皮克斯)
他們都覺得第一個想法太糟,最後決定做第二個類型。顧名思義,《Acquired》要談的主題,都是著名的收購案。但這確實有不少題目的侷限性。因此,最後一集專門談收購案的 Salesforce 收購 Slack,停在 2020 年 12 月。
調整了節目的主軸後,也變成大家目前比較熟悉的格式:會花 3-4 小時,談一家為人熟知的企業它背後的成立故事、之中遇到哪些挑戰,甚至是爭議等。其中,台積電、LVMH、Nvidia、Tesla 和 Nike 等都曾是題目。
固定每三週都會更新一集,由 Gilbert 和 Rosenthal 一起聊一家公司。近年來,他們也開了第二條產品線 ACQ 2:專訪。這是每個月會固定和創辦人或投資人進行 1-2 小時的訪談,聊聊他們在過去經驗中學到的教訓。
其中,Spotify 共同創辦人 Daniel Ek 、Uber 執行長 Dara Khosrowshahi、Zoom 執行長 Eric Yuan,和之前 Ben Thompson 等都曾是座上賓。
讓內容變得獨一無二的秘訣:做別人不想做的事
《Acquired》在 Podcast 市場中,是很獨特的存在。相較於投資理財、生活類的內容,商業故事和趨勢的主題本身比較小眾,但他們兩人一人(Rosentha)喜歡說故事,一人(Gilbert )喜歡分析,也讓整個節目在內容上變得蠻有趣、輕鬆的。
當然,最特別的還是他們節目時常比一般的節目還要長。以多數 Podcast 來說,1-1.5 小時大概是極限,但他們基本都是 2-3 小時起跳。他們從二分法、線性發展的企業和科技故事中,重新架構出更好讓人理解的敘事方式,把自己定位在「長篇對話的有聲書」(conversational audiobooks)。
每次聽他們的節目,總會有兩個問題:
這背後花了多少時間準備、讀懂這些資料?
如何擁有特別的分析角度?
時間倒回 2020 年,他們提到當時每集的準備時間大約 5-10 小時。快轉兩年後,2022 年他們接受《The Logan Bartlett Show》採訪提到,準備時長需要「100 個小時」。一年過去了,這數字來到 60 小時。雖然還是很驚人,但看起來也落到一個比較可以負荷的工時。
每集《Acquired》的節目都會在資訊欄中放上當集的參考資料,其中有各式內容,像是近年來主流媒體的報導、維基百科、電子報、書籍,影片等。這些參考資料,多到幾乎超過 google doc 三頁。
至於,在這 60 -100 小時內,他們都在準備什麼?除了閱讀這些資料之外,Gilbert 說了一個他們可以在市場存活的秘方:讀書。「《Acquired》在全球上有機會被看見,是因為人們不讀書,我們只是去讀書,告訴人們。」他說。
最新一期談 NIKE ,他們都把《跑出全世界的人:NIKE創辦人菲爾・奈特夢想路上的勇氣與初心》(SHOE DOG: A Memoir by the Creator of NIKE)讀了好幾遍,接著重新架構出客觀、好懂的敘事邏輯。
當然,不止這集,幾乎每集背後都會對應好幾本書。像是,為了談 LVMH,他們還找了一本絕版超過 30 年的書,看了各種艱澀的法語資料。
又或是,在談泰勒絲、CAA(Creative Artists Agency)都找了別人幫泰勒絲寫的自傳《Taylor Swift: The Life, Loves and Music of a Global Sensation》、CAA 創辦人 Michael Ovitz 的自傳《Who Is Michael Ovitz?》來讀。
關於這點還蠻有共鳴的,應該是從 34 期《【蘋果特輯】Bicycle of the Mind、皮克斯發跡史》開始,每週的閱讀量默默地從一本書,增加到二到三本書,甚至更多,之中也穿插閱讀各式不同資料。
他們在談 CAA 提到的這本書,之前談 a16z 早期成立故事也有提到,他們借鏡 CAA 的超級經紀模式也有看到。但實在找不到這本書,只好暫時擱置。
不過,在 a16z 共同創辦人 Ben Horowitz《什麼才是經營最困難的事?》找到了一些關於他們如何借鏡 CAA 的契機與想法,這幾乎是我在網路中都沒有找到的一手資料。之中也回答了一些我的疑問,最終更讓整個故事和結構變得更有脈絡性。
閱讀、消化了這些資料後,他們會分別著手撰寫腳本/連結清單。以 NIKE 這集來說,Rosentha 寫了 39 頁的腳本、Gilbert 弄了一份超過 117 條的連結清單,其中有份關於 NIKE 的 42 頁 Pitchbook 報告等。Rosentha 光是準備這集看了快十本書,最後收斂成三本書為主要來源,每本的敘事方式不同,也在不同角度之間放大了 NIKE 的故事。
我認為,他們透過打造差異化的商品模式,創造了持久的價值。在商業、科技、歷史的三個市場中找到聯集的可能性,也獨占了這個市場。接著,把他們的內容做得更深,讓其他競爭者難以模仿、讓自己成為市場中獨特的存在。
更深不見得是更難,而是能去做別人不這麼想做的事:讀書,來讓敘事脈絡更完整,對企業故事、產業有不同的思考與想法。畢竟了解一間企業過往的故事,對於現在這間企業為何會開展這樣的策略,都有一定程度的連結。
《Acquired》的下一步:專訪型節目、深度連結
每年他們都會定期聚會來進行彼此價值觀的反思,或是一起思考《Acquired》的下一步與目標,並討論要如何實現這些目標,依序是:
與節目嘉賓、參與社區的聽眾以及彼此建立關係
在新創/技術社群中建立自己的聲譽
但這個清單中缺少一件明顯的東西:貨幣化(monetization)。
要靠 Podcast 營利,對 Gilbert 是個很大的檻。一開始他沒有很喜歡這想法,「這像是拿著小費罐,和我們的品牌體驗完全相反。」但決定讓他這麼做的轉折是:有資源後,他將有更多餘裕研究下集題目、探索更多業務的可能性。
這誕生了第二條產品線的想法:LP Show(也就是上面提到的 ACQ 2 專訪型節目)。他們找來企業創辦人、員工和他們的投資者,來深度討論在他們抵達山頂的旅程與細節。
隨著《Acquired》的能見度越來越高,他們開始覺得出現了一些副作用:變得太保守,開始減少嘗試新事物的動力,第二條產品線也出現的正是時候。
他們貨幣化的方式是邀請聽眾訂閱「Become a Limited Partner」。有月費 10 美元、年費 100 美元的 LP 方案,每季可以享有決定《Acquired》要報導的企業,或是對於《Acquired》所報導的公司發表看法或意見。目前大約有 1000 名的 LP。
有了資金後,他們問了自己幾個問題:
我們是否應該親自拜訪每位嘉賓,來提高節目的品質,並加深我們與他們的關係?
當機會出現時,我們是否應該能夠購買任何具有不錯投資回報率的廣告?
我們是否能為聚會和現場表演買單,這樣就不會向觀眾收錢來和我們見面與互動?
以上的答案都是「是」。於是,透過 LP Show 他們開始更有餘裕飛到當地和創辦人等,一起錄製從一小時到二、三小時的 Podcast。同時,也透過這樣的方式建立了以《Acquired》為主的社群。
結語
我聽的 Podcast 不算多,但都是科技類為主,《Acquired》就是其中之一。能看到 Fast Company 的專訪也蠻幸運,可以更貼近他們的第一手觀察和思考。寫完這篇後,有幾個從他們學到的想法:
做無法規模化的事
《Acquired》每集內容都長達 3-4 小時,在 Podcast 市場中算是個獨特且差異化的產品。但我更傾向認為長篇對話的有聲書,是他們「持續做無法規模化的事」的結果,而不是他們刻意要錄這麼長。
為了準備一集花費 60 -100 小時在讀書、查找各種艱澀資料,或是真的飛到當地和創辦人/投資者會面、錄製 Podcast 等。以上,這些都算是無法規模化的事。
願意做的原因,我想是讓企業背後的敘事更加完整,浸泡在各種資料久一些,深刻洞察才有機會出現。以及,即便視訊很方便,但飛到當地和對方見面、聊上幾句還是會有意料之外的收穫,也可以讓彼此的關係更緊密些。
找到值得複製的構想
很喜歡他們在專訪中提到,「一些很少被講述的事是,那些關於一家企業的過往故事,它和當前策略的巨大轉變是如何聯繫起來的。」
於是,問了自己,為什麼想聽這類的 Podcast,或是談新創或企業故事、科技趨勢等。
裡面大概有幾個原因:獲得新知、找到值得複製的構想。
聽這些 Podcast 最有趣的地方,在 1-2 小時內可以知道一些我原本不知道的事。當然,《Acquired》要更久。
但不管是在看或聽這些創業歷程,或從中發掘的幕後故事,都會找到一些值得複製的構想。只要找到一個,就很讚。
新的嘗試,會讓人用新的角度來看待內容。
先前,有在近況更新中,有稍微提到 Podcast 的計畫。沒錯,陸續錄了幾集,才發現這件事實在很不簡單。對於習慣寫文的我來說,要把內容轉換成聲音的形式,又不能變得太像念稿,適應了一陣子,還有很多需要調整的地方。
不過,新的嘗試也讓我會不斷回去重看寫過的內容,會發現有些地方可以再寫得更完整、表達更好些。有些需要比較長時間思考的內容,還是適合放在文章中。轉成聲音後,會變得太難,不容易讓人聽得懂,但好處是可以多點分享自己的想法。總之,還蠻有趣的,也能理解《Acquired》為什麼想做點新的嘗試。
最後,歡迎大家追蹤、訂閱 Podcast 和 Youtube 頻道:
這集很有趣!Acquired 太長很常沒聽完XD
Google Podcast 的連結點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