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我是 Vicky~
近來,Musk 向 Zuckerberg 邀約鐵籠戰,引起許多關注。不過有趣的是,剛好藉著這個新聞,有機會了解他們之間的牛肉(beef),看了一些相關資料,也覺得蠻有趣的。
這期內容會介紹:Musk 和 Zuckerberg 的愛恨情仇、兩人在不同議題上分歧,以及接手 Twitter 後的 Musk 如何設定成功指標等。
Btw,看了上期介紹 Readwise Reader 後,如果覺得心癢癢,很歡迎使用以下連結免費註冊,可以享 60 天試用,原官網試用只有 30 天:https://readwise.io/vh-reader/)
喜歡這期的內容,也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 Vicky's newsletter,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 叮叮叮!雙方碰拳
Musk 先在 Twitter 一篇推文中,向 Zuckerberg 邀約鐵籠戰。而 Zuckerberg 用 Instagram 截圖回覆說「傳給我地址」。
對戰前,先來看看雙方選手的量級。一邊是 51 歲、體重 80 公斤的 Musk ,他先前在 Joe Rogan 節目透漏過他幾乎沒在運動。不過,他說他會使用「海象式」(沒有招式,就是壓在對方身上)戰術。
另邊,則是 39 歲、體重不到 70 公斤的 Zuckerberg,在疫情期間開始接觸巴西柔術,最近參加比賽拿下一面金牌。
終極格鬥冠軍(UFC)總裁 Dana White 連絡過雙方,並表示「這兩個人絕對是認真的」。
Musk 也是沒在開玩笑,最近找來了麻省理工研究科學家、有 15 年巴西柔術經驗(黑帶)的 Lex Fridman 一起訓練。
目前 UFC 中量級排名第 7 的 Sean Strickland ,以及UFC賽事最快KO紀錄保持人馬斯維達爾(Jorge Masvidal),都表示可以幫 Musk 特訓。
🥩 Musk & Zuckerberg 間的牛肉
2022 年買下 Twitter 的 Musk,和擁有 Facebook、Instagram 的 Zuckerberg ,雙方在商業最明顯的競爭是來自社群媒體的廣告收入。
而且,近來 Meta 正開發類似「Threads」社群,預計透過 Instagram 推出與 Twitter 相似的應用程式,目前內部稱為「Project 92」。
但以上這些只是最表象的因素,如果說為這而打,這好像有點太牽強。讓我們把時間到回 2016 年。
2016 年結下心結:當時 Facebook 想要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區域提供網路相關服務,和 SpaceX 簽了將一顆衛星送到太空的合約。結果在試射時,火箭和衛星直接在地面上炸毀。這也打亂了 Zuckerberg 的計畫和野心。
傳言兩人互看不順眼:《WSJ》報導指出,Musk 覺得自己在 SpaceX、Tesla 耗費很多心力、很燒錢,但 Zuckerberg 只靠軟體輕鬆吸了一堆錢。不過有趣的是,據說 Zuckerberg 渴望擁有像是外界對於 Musk 這類創新者的尊重。
AI 樂觀派 vs. AI 悲觀派:2017 年他們分別對 AI 議題有些發言, Musk 認為,AI 可能對人類構成威脅。沒多久,Zuckerberg 也分享他的看法,「我對 AI 很樂觀看待,反而覺得那些反對者很消極」。Zuckerberg偷酸了 Musk 一把。不過,Musk 也不是省油的燈,在 Twitter 回擊:Zuckerberg 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有限。
這場對戰背後不僅是商業間的競爭,可能也是長久以來兩人間的糾葛。有一說是,這場對戰轉移一些新聞焦點。
像是,Meta 宣佈封鎖加拿大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上的新聞內容,起因是當地政府通過新的網路新聞法案,要求 Google、Meta 等平台在分享新聞內容時,把一部分的廣告收入分享給新聞出版機構。
讓人覺得花時間用 Twitter 是不會後悔、值得的
除了在 AI 領域上意見分歧外,他們對於社群也有不同看法。
Musk 曾表示,Instagram 等社群媒體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但他最近「暫時限制用戶查看推文」幫大家實現另類社群排毒(?)。
此外,在 2018 年劍橋分析公司醜聞之後,Musk 刪除了 Tesla 和SpaceX 的 Facebook 粉專。
Musk 在接管 Twitter 的半年裡設了的一項成功(北極星)指標「不後悔的用戶分鐘數」(unregretted user-minutes)。
他希望用戶在使用該平台的時間都是值得的,而不是很後自己浪費了一堆時間在看瀏覽推文。這也是為什麼他在一篇推文提到,遠離手機去看看你的朋友和家人。
Musk 認為要達到這點,要讓用戶覺得 Feed 是更加吸引人的。對於 Twitter 的想像是,希望讓 Twitter 成為一個好玩、有趣和訊息豐富的平台,每天吸引大約1.3億小時的「地球上最聰明、最有影響力的人」 。
這邊有趣的問題是,如何定義、衡量「不後悔的用戶分鐘數」。人通常會因為沒有去做某件事後悔,而不會因為做了某件事而後悔。像是,會覺得浪費太多時間滑社群,後悔沒去做正事,或是好好去玩等。
前 Facebook 數據科學家 Ravi Iyer 提了一個有趣的看法是,「與其優化參與度、試圖移除不好的體驗,不如更精確地優化良好體驗。」
舉例來說,良好的社群體驗有:更有機會接觸到不同想法、給了你某種啟發或行動,以及能和其他人建立聯繫等。
身為社群平台,本質是最大化用戶花在平台上的花費時間。與其說讓用戶創造那些不後悔的內容,不如思考如何製造、放大更多這樣的良好體驗,可能是更容易的事。
矽谷對於創新(者)的崇拜與嚮往
對於 Zuckerberg 羨慕 Musk 有受到創新者的推崇這點,這段我看完 WSJ 的報導沒有太大感覺,只覺得可能就是單純一般羨慕。直到,看了《鋼鐵人馬斯克》後,才有了更深入的見解。
大致可以分成兩部分來談:(1)對於創新者崇拜的源頭來自誰?(2)矽谷對於創新的嚮往。
過去,矽谷創業家們的偶像大多是 Steve Jobs。而後,誰是下個創業家們崇拜的對象?馬斯克。這答案能夠成立的原因,是他和 Jobs 有個重要的共通點是:他們都曾在兩個截然不同的產業中,獲得傑出的成就。
Jobs 曾推出蘋果電腦麥金塔、皮克斯動畫;馬斯克則是在 2012 年 SpaceX 成功將一艘補給太空船送上國際太空站,且順利返回地球。同年,Tesla 的 Model S 也正式上市。
在兩人的人格特質上可以歸結幾點:試圖解決最困難問題、打造偉大事物,透過科技改變人類的生活。
不論是 iPhone 或是 Tesla 相對 Facebook 而言,都是更被大眾認為是顛覆生活的科技產品,是種偉大的創新,也為整個產業帶來了變革。
寫到這邊有點懂了,先前在電子報《Why Greatness Cannot Be Planned: The Myth of the Objective》的說法,這些偉大創新的想法無法事先被計畫。
剛好,最近看到一段 Jobs 分享他們當初為什麼打造第一台 Apple 電腦的採訪。Jobs 提到,「因為過去沒有,我們想要一台電腦,於是我們打造了這樣的產品。」在他剛開始打造時,完全沒想過這會變成一個主流行業。
接著,談談矽谷對於創新的嚮往。
馬斯克曾提到,「或許是因為有太多聰明人選擇追逐網路、金融和法律,以致我們這一代未能看到更多創新。」
身為美國五角大廈海軍空戰中心物理學家 Jonathan Huebner 在 2005 年曾寫了《全球創新可能呈現衰退趨勢》(A possible declining trend for worldwide innovation)的報告。
他指出,人類科技創新的速度在 1873 年達到頂峰,之後便開始趨緩。並強調,「那些可以改變生活的創新事物,出現的速度已大幅減緩。」
Paypal 共同創辦人 Peter Thiel 在 2010 年也提出了科技業讓人失望的看法。他認為,「我們想要飛行車,結果卻得到 140 字元」,這成為他成立 Founder Fund 後的口號。不過他自己是 Facebook 的早期投資人(咦
這不難看出矽谷對於創新精神的崇拜與嚮往。這類對於矽谷科技業不夠創新的論述,都在指涉類似的產品:社群網站。這些多以娛樂消費者為目的,製作大量且簡單的應用程式,賺取輕鬆錢。
比起賺了多少錢、營收多高的情況下,能否足夠創新、解決複雜問題,或許才是 Zuckerberg 想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