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我是 VK~
這期電子報來聊聊身為科技樂觀主義者的 a16z 共同創辦人 Marc Andreessen、前 Coinbase CTO 的 Balaji Srinivasan 他們對於科技進步的思考、科技的終極目的是什麼和創新的最大敵人。
今天會深入聊 Marc 的最新文章 〈The Techno-Optimist Manifesto〉。以及,近期出版的《The Anthology of Balaji》之中集結了 Balaji 的文章和訪談。
歡迎收聽、追蹤《VK 科技閱讀時間》的 Podcast(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邀請填寫問卷
在先前的近況更新中,有提到未來有計畫推出付費版的電子報內容。目前正如火如荼籌備中~
想邀請你花 3 分鐘的時間填寫「《VK科技閱讀時間》電子報付費方案前測問卷」。
這份問卷是想在推行付費電子報前,了解你在電子報的閱讀體驗、對付費電子報的想法。
如果你是新讀者的話,歡迎閱讀這篇文,幫助你快速認識《VK科技閱讀時間》正在做的事,推薦的期/集數。
謝謝你的時間,祝有個美好的一天!
科技樂觀主義者宣言:創新的最大敵人是高估風險
談到美國矽谷的新創或科技公司,多少都會提到知名創投 a16z。過去在幾期電子報/Podcast 中,或多或少提到這家年輕創投。過去投過 Skype、Facebook、Twitter 等,也催生出不少獨角獸。
與眾多老牌創投業者中,不論是 1972 年成立的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凱鵬華盈(KPCB),或是 1983 年成立的 Accel Partner 等。目前僅成立 14 年的 a16z 算是相當年輕的知名創投。
有趣的是,a16z 兩位共同創辦人 Marc Andreessen、Ben Horowitz 都沒有在創投業的經驗,但剛成立的一年半內,他們籌了近 10 億美元,也讓他們備受關注。(你可能猜到 a16z 的由來,是兩位共同創辦人的姓,A-Z 中間隔了 16 個字母)
自建媒體渠道的年輕創投 a16z
年輕創投要在各家老牌創投林立的戰場中被看見,勢必採取不同以往的做法。有印象的話,有期電子報討論過他們借鏡好萊塢的超級經紀模式,讓他們成功受到青睞。
此外,他們也是很早就開始自建曝光渠道的創投。像是 2021 年自建科技媒體網站《Future》,但沒多久就收掉,目前內容直接更新在他們官網。
無論是共同創辦人 Marc、Ben,或是負責 web3 的合夥人 Chris Dixon、負責遊戲和 AI 領域等的 Andrew Chen 都在 X 上有不少追蹤,追蹤數分別為 120 萬、63 萬、88 萬、27 萬。
自建曝光渠導有些歷史因素,原先是主流媒體寵兒的 a16z 因為力捧矽谷「惡血」事件原型 Theranos 創辦人 Elizabeth Holmes,雙方的信任關係有了轉變,媒體對他們開始出現更多的質疑和批評。
這篇我們今天要討論的〈The Techno-Optimist Manifesto〉,毫無意外也招致許多媒體的批評。
為什麼 Marc 的文章值得關注?
「a16z 是一間靠著 VC 來獲利的媒體公司。(a media company that monetizes through VC.)」這是前 a16z 分析師、科技電子報作者 Benedict Evans 的評論。
不難看出 a16z 的野心,不僅要靠資本發揮槓桿之外,也透過內容再將槓桿、影響力發揮得更大。內容的形式從單篇文章、部落格、書、Podcast、Youtube 等各種形式都有。
剛提到的 Ben 寫過兩本書《什麼才是經營最難的事?》《你的行為,決定你是誰》。Chris、Andrew 除了有自己經營蠻久的部落格之外,也都有出書《Read Write Own: Building the Next Era of the Internet》(預計明年出版)、《網路效應》。
Marc 也不例外。他的主力都在寫單篇文章,最有名的文章莫過於他在 2011 年的〈Why 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為什麼軟體正在吞噬世界)。
在當時,他預測了軟體將改變世界的力量與前景。列舉了 Amazon、Netflix、Spotify,或是 Pixar 等都是軟體公司,他們如何在產業中維持領先地位。這也和 a16z 投軟體有關。
近年,他寫了不少蠻多引發熱烈討論的文章。像是在疫情期間,〈It's time to build〉(建設的時刻到了),在相互指責、怪罪彼此的氛圍中,他大聲疾呼要更積極建設。或是,在今年 6 月他寫了〈Why AI Will Save the World〉(為什麼 AI 將拯救世界),對未來 AI 發展持樂觀態度。
他的立場不見得是大家完全同意的,可能樂觀到太不切實際、忽略了某些科技帶來的負面影響等。但之中有些見解蠻值得持續深入挖掘和理解的。可以進一步思考的是,誰才是他文章的真正受眾。
說個題外話,之前在 Uber 中提到他們的關鍵投資人、 Benchmark 普通合夥人 Bill Gurley,並沒有很喜歡 a16z,他們是彼此的死對頭。
在訪談中,Bill 認為 a16z 進入矽谷時,刻意製造了敵意,發布一些大膽的聲明,宣示著他們將改變、重寫這一切。但他認為,創投不是一個你可以掌控局面的行業。
科技樂觀主義宣言:下個值得關注的科技前沿、過度高估風險
在往下討論科技樂觀主義之前,不得不提到「e/acc」。無論是 Marc 或是 Y Combinator 執行長 Garry Tan 等人都在 X 的帳號明加上這串字母。
E/acc 是「有效加速主義」 ( Effective Accelerationism) 的縮寫,還不是一個經過嚴謹論證的概念,它的基本思想是在科技/技術時代,人們應該最大限度地利用創新和技術的力量,來推動社會變化。
有趣的是,E/acc 概念提出後的幾個月,出現了 ChatGPT ,引發一波生成式 AI 浪潮,讓 E/acc 有了更多的討論。之中,Marc 在文中對於科技樂觀主義的想法,和 E/acc 有許多本質上相近的地方。
Marc 在 10 月中發布了〈The Techno-Optimist Manifesto〉(科技樂觀主義者宣言),以下整理這篇提到的幾個重點、一些想法。
科技進步不該視作一種威脅
「我們被告知,科技奪走了我們的工作,降低了我們的工資,加劇了不平等,威脅了我們的健康,破壞了環境,使我們的社會退化…損害了我們的人性,威脅著我們的未來。」
Marc 以 LIES 的小標作為整篇文章的開場,這也為科技樂觀主義的想法定調。他想駁斥科技發展會取代人類、威脅社會等論點。
相反地,應該要對新科技、新技術的進展感到樂觀,這一切會帶來的機會和豐盛。
科技是迎向成長的主要來源
Marc 認為,成長只有三個來源:人口成長、自然資源利用,以及科技。這邊的成長可以理解為經濟成長、社會進步等。具體而言成長是種用更少錢、賺更多錢的方法。
當人口成長,有更多的人,會帶來更便宜的勞動力;自然資源越多可以利用,有機會讓製造成本降低。但人口成長正在減緩、可用的自然資源也正在減少中。
他認為,能夠持續追求成長只有科技/技術的力量,這是真正能夠發揮槓桿的事。科技背後代表著新工具、新知識的出現,這也是他能持續成長的關鍵。
「沒有一個物質問題,無論是自然或技術造成的,是用更多技術解決不了的。」舉例來說,遇到黑暗,發明了電燈;遇到寒冷,發明室內電暖爐;遇到孤獨,發明了網路。
值得關注的領域是 AI、能源
他在這篇中,點出兩個科技前沿的領域:AI、能源,尤其核能。
「智力(Intelligence)是進步的最終引擎,智力讓一切變得更好。…我們相信人工智慧是我們的煉金術….我們認為人工智慧最好被認為是一個通用的問題解決者。我們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對於 AI 領域發展的看好,Marc 在〈Why AI Will Save the World〉的文章,點出多個大眾對於 AI 風險和疑慮的問題,像是 AI 搶走所有人工作、AI 會毀掉我們的社會等,結論都對 AI 的科技發展蠻樂觀的。從他們的 Portfolio 也不難看出加大力道在 AI 領域上的投資。
「能源是我們文明的基礎引擎。我們擁有的能量越多,我們可以擁有的人就越多,每個人的生活就越好。…目前已開發的小國家、發展中的大國家間的人均能源使用差距是巨大的,這一差距將會縮小——要麼通過大規模擴大能源生產,讓每個人都過得更好;要麼通過大規模減少能源生產,讓每個人都過得更糟。」
他提到,能夠達到更多能源這點,在過去和現在都是核分裂(nuclear fission),未來將會是核融合(nuclear fusion)的到來,應該建立它。
近來這樣的討論又更多,像是受到大眾矚目、Sam Altman 投資的核融合新創 Helion Energy,前陣子也和 Microsoft 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未來將購買它所生產的電力。(還有其他核融合新創,對這塊有興趣,可以延伸閱讀 Packy 的 The Fusion Race)
科技創造了更多豐盛、繁榮
科技的最終目的是創造更多豐盛(Abundance)和繁榮。他解釋,這個衡量豐盛的標準是「價格下跌」。每當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下跌時,購買/使用它的人都會提高購買力、生產力或生活品質的提升,這也和收入增加類似。
他的終極想像是所有實體商品都變得像鉛筆一樣便宜,回應他前面提到的智力、能源都會太便宜到無法計量。
放到現在的案例,生成式 AI 的出現甚至不是價格下降而已,而是讓人可以讓人免費使用,創造了更多資訊量、圖像、程式碼等內容的豐盛。
創新最大敵人:安全總比後悔好的「預防原則」
他在 Enemy 的小標中,談了阻礙科技進步或創新的敵人。列舉了各種案例,像是反對技術運動、可持續性、存在風險、風險管理、預防原則、監管、壟斷、服從傳統、人口減少、象牙塔、沉迷抽象理論、貪腐、反野心、反偉大、反成就等。
《Not Boring》的 Packy 在〈Riskophilia〉進一步討論了「預防原則」的脈絡和概念,最早是從 1970 年代的德國環保運動中啟發,簡單來說「預防原則」是指安全總比後悔好。
在新事物被證明是無辜或沒有傷害之前,它是有罪的。他援引哈佛大學法律學者 Cass Sunstein 的看法,「預防原則並不能説明個人或國家以非任意的方式做出艱難的選擇。認真對待,它可能會癱瘓,根本沒有提供任何方向。」
Balaji 對於科技目的、進步的看法
《The Anthology of Balaji: A Guide to Technology, Truth, and Building the Future》這本書是由 Eric Jorgenson 所編著,他把過去 Balaji 的訪談、文章集結成一本書。
大家對 Eric 有印象的話,他同時也是編著《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中譯:快樂實現自主富有)的作者。
Balaji 是 Counsyl 共同創辦人、前 Coinbase CTO ,以及前 a16z GP。同樣也是個科技樂觀主義者,之中也談了和這篇文章相似的主題:如何看待科技的價值、影響與未來。
他著有一本《The Network State》,在談科技可以使我們能夠創辦新公司、新社區和新貨幣。但可以用它來建立新的城市,甚至新的國家嗎?
雖然想法不見得和 Marc 一致,但彼此之間看待科技的本質和想法,雖然出發點不同,但有些相似之處,蠻適合放在一起討論和思考。
進步的指標:打造、建立你買不到的東西
Marc 認為成長的具體指標是「用更少錢、賺更多錢的方法」,同時也指出三個成長來源:人口成長、自然資源利用和科技。
但為什麼資本不是成長/進步的來源?就 Balaji 的角度,他會認為金錢只是一種工具,真正重要的是打造、建立你買不到的東西。
他舉例,100 年前最富有的人,沒有辦法買到 iPhone。身為富豪之一的馬斯克無法登上火星,因為還沒有人可以打造出來這樣的技術。
資本只是達成科技進步的工具,如何從零到一打造新事物,靠的是科學進步、科技進展。
科技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稀缺
不同於 Marc 認為科技創造豐盛,Balaji 認為科技的目的是減少稀缺性,如何突破更快、更小、更便宜、更好,這都意味著藉助新科技,讓人事半功倍。
他對於科技的終極想像是「消除死亡率」。
討論什麼事具備稀缺性,第一個浮現的答案通常是時間。
按照時間的這條思路,又能再挖下挖掘,信任、地位、資源等都是稀缺的,而且也都需要時間累積。
但什麼讓時間、速度變得有價值?是死亡。
當有足夠多、無限的時間,不會有人在乎事情的進展需要多快。時間不再成為稀缺的事物。
Balaji 會特別強調延長壽命,不僅是他思考衡量進步的指標是「預期壽命」之外,也和他認為未來值得關注帶來改革性的技術有關。包含腦機介面、肢體再生、用 RNA 注射治療耳聾,以及用仿生眼治療失明等。
監管成為企業創新的絆腳石
Balaji 同樣也認為,監管是許多企業遇到的主要障礙與風險,反而不是技術問題。全球有不同的監管制度,從中可以發現那些看不見的東西或創新。
他想強調釋放看不見的力量,有時候需要更多同理心、想像力來思考看不見的價值。比如說,在城市中可以看見一座大樓的建造,但我們看不到什麼本來可以建造但沒有建造的。
不同國家的監管制度,也能讓人看見看不見的事物。「如果沒有頑固的規則,我們可以擁有什麼」。
結語
科技解決稀缺是因,創造豐盛是果
不論是 Marc 認為科技是創造豐盛,或是 Balaji 認為科技是減少稀缺,兩個到出發點不太一樣,卻又有相似之處。
我的答案解決稀缺是科技的出發點,創造豐盛是科技帶來的好處。
科技的進步解決了時間稀缺,提高生產力、效率。高鐵、飛機的出現,讓移動變得更有效率。針對短、中和長程的移動,有各種交通工具的選項,可以選擇,是種豐盛。
網路、社群媒體的出現,解決資訊稀缺的問題。更早以前可能由傳統媒體、廣播掌握了大部份的資訊。但網路、社群媒體的出現,讓資訊的取得變得更容易、資訊變得更流通。
這裡帶給我更多的思考是,在豐盛的科技發展中,如何尋找到合適自己能力的稀缺機會。電子報或許是一種答案。
不主動追尋風險,風險就會找上你
Marc 和 Balaji 都不約而同地指出科技發展的絆腳石或限制,多來自可能是大眾、監管機關、政府等高估風險,而產生了創新、成長停滯的狀況。
不同意特定風險該樂觀到被忽略,但這寫下去會變成論文,這裡先不深入討論。我更想聊風險這件事。
把這個討論的範圍從科技的議題,縮小到個人議題,可能是工作或生活。這裡帶給我的反思是,有時是否太高估風險所帶來的負面後果,使得不敢前進。
「不主動追尋風險,風險就會找上你」這是 Reid Hoffman 在《The Start-Up of you》(中譯:第一次工作就該懂)書中提到的,也是我蠻相信的原則。
每個人能夠承擔的風險不同,審慎評估可以承擔的風險。風險、機會相緊密依存著。
如果在能夠承擔一定風險時,持續實驗或試錯,可能是進行 side project、嘗試新事物、學習新能力等,會更了解自己所擁有的籌碼和能力。這也是種反脆弱的策略,建立復原和適應性。
邀請填寫問卷
想邀請你花 3 分鐘的時間填寫「《VK科技閱讀時間》電子報付費方案前測問卷」。
這份問卷是想在推行付費電子報前,了解你在電子報的閱讀體驗、對付費電子報的想法。
如果你是新讀者的話,歡迎閱讀這篇文,幫助你快速認識《VK科技閱讀時間》正在做的事,推薦的期/集數。
謝謝你的時間,祝有個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