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我是 VK~
最近,實在很喜歡 Bloomberg 《The Circuit》的專訪,最新一集他們訪了 Y Combinator (簡稱 YC)執行長 Garry Tan。
之中,分享了一些有趣的觀察,像是因為科技巨頭大裁員的關係,今年收到的申請比以往來得多、錄取率創有史以來最低等。
這期來聊聊 YC 的成立背景與早期歷程、奠定當前 YC 基礎的早期原則,高密度人才的網路效應,以及 Garry 接手後的挑戰。
歡迎追蹤近期登上 Apple Podcast 熱門榜前十名的《VK 科技閱讀時間》(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現在有 600 多人追蹤,讓我們一起衝破千人~~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Y Combinator:早期歷程、人才的網路效應
「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是 YC 的座右銘,每一位入選 YC 團隊的創業者都會拿到印有這句話的 T-Shirt。
YC 幾乎是矽谷新創搖籃的代名詞,Airbnb、Stripe、Reddit、Dropbox 和 Coinbase 等,都在創業早期時加入。目前已經經營 18 年的 YC 支持超過 3000 家新創、總價值創造超過 6000 億美元。
一場大學演講,開啟 PG 想創 YC 的想法
身為 YC OG 級人物的 Paul Graham(簡稱 PG) 成立 YC 的故事,除了有些理想之外,某程度還蠻浪漫的。
YC 有四個共同創辦人,分別是 PG、Robert Morris、Trevor Blackwell,還有當時 PG 女友 Jessica Livingston (後來他們結為夫妻)。
在 1996 年, PG 、Morris 一起創了全球最早的網路商城 Viaweb。沒過多久,他們招募了 Trevor。3 年(1998)後,他們以 4960 萬美元賣給 Yahoo 順利出場,這也成為日後 Yahoo 購物的基礎。
時間快轉到 2005 年,一場在哈佛大學的演講讓他有了成立 YC 的想法。當時,他分享的題目是「如何創業」。身為電腦科學家 PG 本來就被學生當作大神崇拜,來講這個題目又多了幾分傳奇的色彩。
其中,有遠從維吉尼亞跑來演講的 Alexis Ohanian、Steve Huffman 在會後約了 PG。聊他們正要創的業:用簡訊訂餐來改變餐廳運作的方式。但他們兩位後來跑去做了 Reddit,也成為 YC S05 第一梯的校友。
這件事也帶給 PG 一些不同的想法。
在和他們聊天的過程中,他對於分享他所擁有的知識依然有種興奮的感覺。雖然 PG 對成為創投家有所保留,但可以指導年輕創業家或許是種不錯的回饋方式。
「創業者應該至少能得到一點天使投資,如果沒有人投資他們,他們要怎麼開始?」也就是在這時有了一點對於 YC 的想像。
至於為什麼 YC 要取作 YC ?這原因也有些工程師的浪漫。Y Combinator 是種幫助寫其他演算法(algorithms)的一種演算法。
顧名思義,YC 也是一家幫助其他新創的新創。
找不到工作,就讓我們創自己的業
如果說 Viaweb 的成功出場,為 PG 和其他人帶來巨大的成功,那麼當時 PG 女友 Jessica 還正在找尋屬於她的舞台。
接下來,是整個 YC 成立故事最浪漫的地方。
Jessica 在職涯早期做了蠻多工作。有 Fidelity Investments 客服,主要解決散戶的帳戶問題(但她很不喜歡這份工作),也曾在美食雜誌、婚禮策畫公司等工作過。
到了 2003 年,她在投資銀行 Adams Harkness 擔任行銷,在這段工作期間,她收到 PG 的聚會邀請。兩人一拍即合。 Jessica 寫道,「我覺得我終於遇到了真命天子」,他們也開始約會。
隨著交往越深, Jessica 也因為 PG 的關係,對創業圈的事越來越感興趣,尤其是新創早期的故事。反而,對自己工作參與公司上市後期這段,開始慢慢沒了興趣。
於是,為了更貼近新創早期的階段,她後來申請一家風投公司,正在等待結果的這段時間。
PG 和她聊了很多,如果她順利進去之後,要如何改變風險投資這個行業等,或是跟她說早期資金有多糟糕等。
這些討論都圍繞在一項核心的假設:如果可以讓創業變得更容易,那麼就會有更多人開始創業。隨著她等待面試結果的時間越長,這個假設變得越來越具體,也更吸引人。
直到一天晚上,PG 只說了,「讓我們開始我們自己的(創業)」(Let’s just start our own)。
隔天,PG 說服了 Robert、Trevor 以兼職的身分加入 YC ,最早的想法是由他們挑選和建議新創,而 Jessica 來做大多數的日常營運工作。
她也成為奠定 YC 的重要推手,很會識別人才,甚至有著「社交雷達」(social radar)的綽號。她近來也開設同名 Podcast《The Social Radars》,每集都會找個創業家來聊,PG 、Airbnb 執行長 Brian Chesky 都曾是來賓。
奠定 YC 基礎的早期原則
目前 YC 會在一年內進行兩次的團隊招收,這是源自早期奠定下的原則。由於 YC 的共同創辦人都沒有創投背景,為了更快從中學習,他們想到一次投資「一梯」新創的想法,並在這 12 週內追蹤這些新創。
既然沒這麼喜歡創投,也要自己創業了,在早期設立的幾個重要原則(或者說信念),也奠定 YC 在矽谷成為獨特的存在:
創業是可以教的:多數聽到成功的創業題目、技術創新等背後,似乎都是種一閃而過的靈感瞬間。但他們希望這件事可以有系統化地教給新進創業者、對創業有興趣的潛在創業者。
YC 開設一系列 How to Start a Startup 的系列課程,也有 YC Startup Library 等。他們找來了 Sam Altman、PG、Peter Thiel 等人,來談如何創業、如何建立使用者喜歡的產品、如何籌措資金等議題。
尋找擁有技術天賦的年輕創業者:比起尋找擁有更多經營管理背景、離開大企業的高層,更吸引 YC 的是擁有技術天賦的年輕人、工程師等。這也改寫了接下來幾年,大眾對於科技企業家的形象。 Jessica 解釋,「我們認為他們可以處理新創技術面的問題,就像 PG、Robert、Trevor 一樣。」
新創團隊可以同步獲得資金:傳統創投通常只對少數成熟新創提供大量資金,YC 則願意對十家以上的早期新創,投下資金與資源。
除了上面提到可以讓 YC 創業者們更快學習和追蹤這些團隊之外,更重要的是,這幫忙把早期創業家相互聯繫起來。這不僅是 YC 最獨特且最有價值的資產,這標誌著 YC 網路效應的起點。
真心地對創業者友好: Jessica 分享了一個在 YC 早期成立很重要的關鍵是:「對創業者友好,而這件事不是為了賺錢」。她認為,無論是條款或是投資合約,都希望是對創業者最友善的。這不僅會吸引到希望被公平對待的創業者之外,也會對這世界有幫助,只要更多人開始創業,就會有更多創新。
關於這點,也能在專注後期投資的基金 YC Continuity 合夥人 Anu Hariharan 得到驗證。她在《Acquired》Arena Show 中說了一件大家比較少知道的事:
入選 YC 的創業者們並不會把 YC 視作投資方,更像是家長。每當一家公司在畢業五年後遇到任何問題,他們會先找他們的 YC 合夥人。
他們不需要每季度交談,也不需要每月交談,他們甚至可能已經一年沒有交談了,但他們會聯繫合夥人說:我有緊急情況,我需要你五分鐘,我需要你幫忙解決這個問題。
高密度人才的網路效應成為獨特資源
講到 YC 一定會談到獨特且關鍵的資源「人」:不僅有高密度的人才之外,更創造了「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
高密度的人才,這點可以 YC 創立第一年、招收第一梯次 S05 的創業家找到線索。
其中,就有現任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當時,他在 19 歲設計了以地點為主的社群網路應用程式 Loopt 入選了 YC。後來,曾在 PG 的欽點下,在 2014 年擔任 YC 董事長兼執行長,並任職將近五年的時間。
同梯的創業家,還有 Alexis Ohanian、Steve Huffman、Aaron Schwartz、Brett Gibson、Blake Ross、Joe Hewitt 等人。他們後續也參與了 Reddit、Twitch、Firefox 等公司的成立。
要談 YC 的網路效應之前,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是「網路效應」、它需要具備哪些條件等。
a16z 合夥人 Andrew Chen 在《網路效應》(The Cold Start Problem)中給了一段明確的定義:
一個成功的網路效應需要產品,以及連接產品的網路。如同 AT&T 前總裁 Theodore Vail 勾勒了網路效應的概念,「電話的價值,取決於和其他電話的連線,連線越多,價值越高。」
以電話為例,實體電話是產品、實體的電線電纜(用來連接不同電話)。放到現在的軟體產品中,以 Uber 為例,產品就是手機當中的 app、連接產品的網路則是在任一時間內用 Uber 搭車或載客的活躍用戶。簡單來說,在現代產品就是軟體,網路就是人。
YC 能夠形塑出網路效應的原因是:產品是 YC 所提供的各種服務,連結這些人的網路是曾經/現在/未來入選 YC 的創業者們。
這些產品包含了:
面向大眾且免費的線上創業資源:「創業學校」(Startup School)、 「創業資料庫」(Startup Library),以及 2011 年推出「共同創業者配對」(cofounder matching)的服務,並進行了超過 9000 次的媒合。
會使用這些資源的人,肯定有部分會是潛在申請 YC 的創業者。
專屬 YC 創業者的內部社群:Bookface 是個只提供 YC 創業者加入的社群,其中有超過 7000 名的創業者在內,會相互提問、學習和聯繫。
也因此在這裡可以串聯當前入選 YC 的新創團隊、YC 校友們,許多連結都發生在這之中。
Andrew Chen 進一步把網路、效應分開來解釋,也強調了為什麼網路效應有價值的地方:
「網路」是指人們運用某項產品來互動,當對的人出現在網路中,就會讓人更喜歡使用這個網路。
「效應」是只當越多人使用這項產品,產品的價值就越高。
以 Airbnb、Uber 為例,他們提供平台連接買賣雙方,這是「網路」。當越多人使用這些軟體時,產品價值就會越高,也就產生了「效應」。
放回 YC 的案例中也是,Bookface 提供連結不同創業者的平台,當越多人使用,價值也越高。不僅能連結到同梯次創業者,也能與其他梯次校友建立關係。
但近來也有些批評的聲音表示,隨著招收團隊變多、擴張太快,從而失去了一些價值或聲望,甚至網路效應變低。
不過,前 YC 董事長兼執行長 Geoff Ralston 駁斥這點。無論如何,都難以否認 YC 所創造以人才為基礎的網路效應,成為他們最獨特也最可貴的資產。
Garry Tan 接手後的 YC
今年 1 月正式接任 YC 董事長兼執行長的 Garry Tan,是繼 PG、Sam Altman,以及 Geoff Ralston 的第四任 YC 掌舵者。
TechCrunch 在標題中寫道,「Garry Tan’s return is a full circle moment for Y Combinator」( Garry 的回歸對 YC 而言是個完整的時刻)。
2008 年,Garry 是入選當年夏季梯次的創業者。他共同創辦了 Posterous,後來賣給了 Twitter。
後來,以駐點設計師(Designer in Residence)的身分在 2011 年加入 YC。沒多久後升級為 YC 合夥人,幫助超過 600 家新創、上千位創業家,也和其他合夥人共同投資 Instacart、Coinbase 等。他也幫忙設計了 Bookface 等軟體。
快轉到 2023 年,他再度回到 YC,多了不同的身分:執行長。
然而,升息、矽谷銀行(SVB)倒閉等事件,都讓新創和他面臨了不少挑戰。3 月中,他們關閉了在 2015 年成立的 YC Continuity。Garry 表示,「後期投資與早期投資非常不同,我們發現它分散了我們的使命與注意力。未來會以早期投資為優先考慮。」
而 Garry 在專訪中提到,因為科技巨頭大規模裁員的關係,今年申請 YC 的團隊是有史以來最多的,目前收到 44000 份,這次夏季梯次錄取率不到 1%,是史上最低的。
隨著 AI 熱潮,目前不少 YC 錄取的團隊都在試圖運用大型語言模型(LLM) AI 來解決問題。而對於在 AI 時代下,新創有足夠的生存空間嗎?Gary Tan 給出肯定的答案。
後記
前陣子,有寫了一些關於 YC 的早期歷程,一直想找時間補齊近年來的發展,剛好趁這期電子報,繼續研究這個令我很著迷的新創加速器。
對於新創、加速器領域的初步認識,幾乎都是來自 YC 的資源、 PG 部落格。無論是各種訪談、文章,或是線上課程,從創業題目挑選、如何找到 PMF(產品市場契合度)等都有。偶爾沒事就會看一下,開始有興趣後,看得更多,慢慢看懂了一些內容,就這樣一路到現在,每週都發電子報。
常有個討論是,YC 的創業建議實用嗎?正確嗎?沒創過業,也無法回答這樣的問題。但我想這件事不見得是 YC 在意的。對他們而言,終極目標是讓更多人開始創業,讓所有與創業相關的內容都變得更容易取得,這點他們也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