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我是 VK~
這期電子報來聊聊有點懂卻又不是很懂的「網路效應」,之中會以 a16z 合夥人 Andrew Chen 所寫的《The Cold Start Problem》提出的「冷啟動理論」作為架構。
其中會談到:網路效應是什麼、要如何建立網路效應、什麼又是冷啟動問題,以及網路效應的競爭特性又有什麼等面向。推薦閱讀原書,有大量商業案例,閱讀起來蠻過癮的。
也很歡迎收聽、追蹤《VK 科技閱讀時間》的 Podcast(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網路效應:Andrew Chen 的「冷啟動理論」
新用戶加入網路,會使每個顧客獲得的服務價值增加。
這是常見的網路效應定義。但網路效應真的這麼簡單就可以概括嗎?顯然不是,畢竟 Andrew 花了一本書的篇幅來討論這件事。
這裡可以再延伸好幾個問題:要如何讓新用戶願意加入網路?為什麼只要加入,價值就會提升?萬一舊用戶離開了網路呢?
常常聽到的網路效應,真的要給它定義或是確切的指標,似乎有點困難。這也是為什麼 Andrew 寫這本書的原因,希望為網路效應定錨。過去他曾為 Uber 駕駛成長團隊一員,參與早期高速成長期,目前則是 a16z 合夥人,專注在遊戲、娛樂和電商平台等領域的投資。
先來定義現代的「網路效應」:產品是軟體、網路就是人
「電話的價值,取決於和其他電話的連線,連線越多,價值越高。」AT&T 前總裁 Theodore Vail 當時勾勒了關於網路效應的概念。這點出其中的「雙重性」,一個成功的網路效應需要產品(實體電話),以及連接產品的網路(實體的電線電纜)。
放回現在的軟體產品中,以 Uber 為例,產品就是手機當中的 app、連接產品的網路則是在任一時間內用 Uber 搭車或載客的活躍用戶。簡單來說,在現代產品就是軟體,網路就是人。
「網路」是指人們運用某項產品來互動,當對的人出現在網路中,就會讓人更喜歡使用這個網路。在電話時代,網路是由電線電纜來定義;現在的網路則是軟體。
以 Airbnb、Uber 這幾家公司為例,旗下他們並不擁有任何資產,也就是說他們沒有房子、車子,他們做的是提供平台媒合、連接買賣雙方,簡單來說賣的是「連接」。
那為什麼連接有價值?因為人都在產品上面,也就是效應的概念。
「效應」是只當越多人使用這項產品,產品的價值就越高。有時,價值體現在更高的參與率、更快的成長率等。
冷啟動理論
在《The Cold Start Problem》一書中, Andrew 提出了冷啟動理論作為整本書的架構,來幫助讀者更瞭解網路效應的發生、用戶成長策略,以及如何拉大規模等。在這架構中,會經過五個階段,分別是:冷啟動、引爆點、逃逸速度、天花板,以及護城河。
冷啟動:克服沒有使用者、建立原子網路
新產品剛推出,都會面臨一個問題:沒有使用者(除了 Meta 的 Threads),在這階段, 就是所謂的「冷啟動問題」(The Cold Start Problem)。當初期產品沒有足夠的使用者在上面,也就不容易留住用戶,這狀況就像天冷時汽車會很難發動。
以雙邊市場(marketplace)的共享服務為例,沒有足夠的供給者、需求者,這個業務也難以做起來。不克服冷啟動問題,就沒有足夠多的使用者,過沒多久產品就會死掉。因此,解決冷啟動問題成為開啟網路效應的第一步。
如何才能解決冷啟動問題?有兩個要素:夠簡單的產品、建立起原子網路。
從 0 到 1 ,建立「原子網路」(atomic network):這是網路效應的最小規模,如果說產品推出有 MVP,原子網路的概念就像是最小可行性網路,也是從 0 到 1 的階段。
簡單來說,這是讓人們留下來、持續使用產品的最小單位的網路。這邊的關鍵在於先找到一小群對的使用者,並同時以正確的方式使用產品。這點相對在初期階段很難做到,卻相當重要。
以協作通訊軟體 Slack、視訊軟體 Zoom 為例,只要你、另位同事兩人這個網路就形成了,你們就能可以透過軟體解決通訊需求,這就是原子網路。
有比兩人更大的原子網路嗎?
以哈佛大學起家的 Facebook,先在哈佛校園中形成網路,跨到不同學校、社會,最終到了全球。對 FB 而言,以校園為單位就是早期的原子網路。以共享服務 Airbnb、Uber 來說,因為所在雙邊市場的特性,需要大量的供給者與需求者,才能讓網路穩定下來。
打造更容易傳播、連結的產品:產品介面、功能能夠容易使用、產品概念和價值主張可以簡單被描述,這也比較容易說服困難面用戶加入。比如說,Zoom 點擊連結就能加入的視訊會議軟體、Youtube 可以瀏覽各式影片的地方等。
有些網路會有容易面、困難面之分,但有些因為產品特性(像是通訊軟體、社群平台是單邊網路)則沒有這樣的區別。
以 YouTube 來說,在上面瀏覽影片的消費者,屬於容易面;而在上面發布內容等創作者,則是困難面,因為要付出更多心力、時間。對於平台來說,困難面可以創造更高價值,多數在消費這些內容的用戶,是因為少數的創作者們的內容而留下。
問題來了,困難面通常是供給端,像是內容創作者、提供住房需求的房東、提供乘車服務的司機等。但推行產品的初期,什麼樣的價值主張會吸引到困難面的用戶加入?
這裡的洞察圍繞在讓人願意運用自身閒置資產、時間,並滿足目的或渴望(變現、獲得關注、找到伴侶等)。比如說,Uber、Airbnb 出租自身閒置的汽車、房子,成為一種共享服務;Youtube、Tiktok 等,讓人願意運用自身時間創造內容,並從中獲得關注、獲利。
引爆點:用戶數病毒式成長的策略
度過了冷啟動階段,有了不少的單一原子網路。下一步:加大速度、擴大規模、罩大家庭。
邀請制:LinkedIn、Gmail、Clubhouse 在一開始推行時,都用了這樣的策略。最早的 Facebook 只允許哈佛大學信箱的人註冊,後來才從校園擴散開來。
邀請制具備幾個好處是,除了創造話題、具備稀缺性之外。它也讓用戶協助產品擴散,優先邀請跟自己比較熟的人,這是解決冷啟動問題的重要一步。
到了陌生地方,有 1-2 以上熟識的朋友,讓新用戶留下來的機會也比較高。但邀請制也存在風險,很可能會限制用戶成長速度。
為工具而來,為網路而留(Come for the tool, stay for the network):這是 a16z 合夥人 Chris Dixon 提出來的概念。一開始用戶使用某產品是因為受它的工具吸引,最終留下是因為它所創造出的網路效應。
以 Instagram 為例,最早吸引用戶下載的原因,是能夠直覺地操作內建的濾鏡功能,後來才是因為網路效應起了作用,可以更方便地在社群中所拍攝的相片/影片。
但不是所有產品,都能採取「為工具而來,為網路而留」的成長策略。工具轉為網路導向,這是從原先單人模式轉換成多人模式。所以,需要 2 人以上才能創造原子網路的通訊軟體,就不會是這情況。
提供了內容創作、編輯和託管服務等工具屬性的服務,更有機會成為工具轉向網路。比如說,Instagram、Youtube、Substack、Github 等。有了內容載體(工具),人人都在用(網路),也提供用戶機會進行互動。
聽起來很美好,但有沒有可能不成功?有,關鍵是要把兩者緊密結合,有難度。可能使用者習慣不見可以成功轉過去、工具和網路的關聯性很低。
像是,Substack 是個電子報平台,但近來它增加了更多社群導向的功能(類似推文的 Note 等),這和它原本的工具寄發電子郵件這件事,有些背道而馳。透過郵件收發信的人,某程度不希望花太多時間黏在社群中,而是可以直接把內容寄到信箱中。
折價券:要讓網路成長,當然也少不了撒幣的方式,可做的方式有:推薦計畫、現金補貼、利潤保證等,主要來吸引困難面用戶,早期的 Uber 就是用補貼策略,來吸引更多司機加入。
逃逸速度:獲取、參與、經濟三種網路效應力量加乘
克服了冷啟動問題,透過邀請制、為工具而來,為網路而留、折價券等策略,達到數億用戶數的引爆點。在「逃逸速度」這階段,需要持續擴大使用者基礎,並且打造可以真正創造營收的事業。
一旦達到逃逸速度,網路效應的三種力量會變得更加有威力,這三種力量是同時作用的。Andrew 探討了網路效應的三種力量:
獲取的力量:產品利用其網路吸引新用戶的能力。當網路效應開始發揮作用、以病毒式成長的速度吸收新用戶。這邊討論的是網路型產品,產品具備現有網路,而這也存在不少使用者們。
當用戶在使用某個產品/服務的過程中,覺得好用,會和朋友、同事或其他人分享。除了口耳相傳之外,透過推薦計畫、建議朋友名單等加大用戶獲取力道,也能降低獲取新用戶的成本。
當然,一項產品不能只有獲取的力量,還需要參與、經濟的力量,才是成功的網路效應。
參與的力量:餐與力量和黏著性有關,隨著越多使用者的加入,產品更具備黏著性、吸引力,也有更高的價值。與參與的力量有關指標,包含每月平均活躍天數,留存率等。
在逃逸速度階段,加速參與力量的循環。比如說,當創作者在社群軟體發布內容,可以獲得更多人的評論與回饋;或是,賣家貼出產品後,可以吸引更多感興趣的買家購買,也就讓雙方花更多時間參與(黏在)平台中。這股力量也偶機會喚回流失用戶,理想上活躍用戶也會再度成長。
經濟的力量:當產品廣泛被採用,擁有更好的議價能力。雖然複製產品功能很容易,但是要複製網路,幾乎不可能。
這也讓具有領先地位的網路效應產品,擁有更好的轉換率。當更多同事都在使用 Dropbox,自然而然就有蠻高的機會升級成付費版。即便也有其他類似產品,但因為其他同事的這個網路都在上面,也就難跳到另個相似卻不具備原子網路的產品。
護城河:網路效應的競爭特性
用戶不可能無止盡地不斷成長,此時有可能會撞上天花板,也就是成長面臨放緩或停滯、網路效應弱化等。而導致這個的原因有很多,像是市場飽和、網路內過度擁擠等。但因為這再寫下去篇幅會太長,我們先跳到下一階段:護城河。
在這階段,網路效應會成為產品的競爭優勢,甚至最終發展護城河等。以下會討論網路效應特有的競爭特性、為什麼小新創可以靠網路效應扳倒大企業,以及大企業為什麼難以透過現有規模,打造具有網路效應的產品?
在網路效應中,先行者不見得具備優勢:理想上,網路效應人越多越好,因此有個很常見的迷思是和新進者相比,先開始跑的先行者好像有機會拿到更多的用戶,但這也不見得。
因為還是有新創扳倒巨頭的案例,像是 Zoom 的出現,是在有 Google Suite、Webex 等盛行的狀況下,而取得勝利的。這樣的策略又被稱為「摘櫻桃策略」。小新創可以摘取一個最有價值、市場主導者並沒有好好定義的分類,專注在特定一個市場進入點(可能是空房租賃,而不是龐大的分類廣告)、建立起第一個原子網路。
只擁有網路效應是不夠的,你有、別人的也會有:不管是電商平台、社群、協作工具等,這些都在「網路效應產品」相同賽道中競爭,自然裡面的玩家們都具備相同的特性。
要脫穎而出的有效競爭策略,是用最佳方式擴大(獲取新用戶、提高參與度)、善用網路效應(產生經濟效應)變得更加關鍵。也就是,建構更緊密的原子網路。一旦具有利基市場的產品形成原子網路後,就有機會不斷向外複製、擴張原子網路。
但大企業為什麼不容易透過規模優勢,打造具有網路效應的產品?直覺上,大企業擁有龐大用戶資料、規模優勢,一口氣灌進去、藉著數量級的優勢,打造具有網路型產品,但實際上這情況並不會發生。
比如說,Google 推行 Google+ 希望能擊退 Facebook,但結果是雖然使用者倒了 9000 萬進去,但畢竟它是 Top-down 的方式,在 Google+ 的網路很薄弱的,不像是 Facebook 是從校園起家,有很多緊密的原子網路。近來 Meta 推出的 Threads 也有種似曾相識感。
結語
網路效應所帶來的經濟,確實是種不可忽視的市場力量。看完 Andrew 的書,有更了解網路效應的複雜與奧妙之處。寫完這篇後,從中帶走幾個其他商業書比較少談到的重點和想法:
原子網路很重要,網路密度的重要性遠大於網路規模:理想上,用戶越多越好,這樣所引發的網路效應也會比較大。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畢竟 Google+ 就是案例。當不是從原子網路開始發展,即便有規模,但網路間的用戶連結不夠緊密,會面臨參與性低的問題,也就更難引發用戶獲取的力量。
複製產品功能不難,困難的是複製網路(和好的用戶體驗):前段是 Andrew 說的,括弧內是我加的。一定會出現模仿者模仿產品功能或外觀等,這也讓擁有網路成為產品具有防禦性的地方。
除了產品之外,我覺得用戶體驗是網路效應產品面的重點。產品體驗的好壞是開啟口耳相傳的關鍵,不管是推薦或補貼計畫等,都只是讓口耳相傳的事加速發生,核心還是關於產品體驗。
但體驗這件事又蠻抽象的,什麼是好的產品體驗?負責國際市場拓展業務、Airbnb 第 17 號員工 Michael Schaecher 提到:「在早期 Airbnb,我們總是想要創造一個正面的『期望落差』。當我們還是新進者時,期待值並不高,但是卻會被我們的體驗感到驚艷。需要這樣的體驗,才會讓人口耳相傳,並且吸引房東爭相加入。」
這個答案,在最近看的影集《The Bear》有些解答。花了不少錢、訂了要排很久的米其林餐廳,客人在用餐閒聊提到來訪芝加哥,卻沒有吃到某個餐廳的一道菜,主廚就派人去買。做到超乎常理的款待,只是為了帶給客人在這裡用餐的美好體驗。
因為沒有太多期待,當給人意料之外的驚喜,這就形成一種良好體驗。而喜歡到讓很多人都想要和別人分享,也就更容易獲取用戶,讓用戶有更高的參與度,也就能帶來更多的經濟力量。
嗨嗨!
在「逃逸速度:獲取、參與、經濟三種網路效應力量加乘」一段下的「參與的力量」中,有個「參與」誤寫為「餐與」了。